●去年我市新引进1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包括10名“千人计划”专家
3月27日,中山以一场“千人计划”专家“坐诊”接受中山企业“问诊”的别开生面的洽谈活动,拉开了“2018年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暨第五届中山人才节”的序幕。当前,中山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从区位优势和产业定位看,人才在中山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中山历来尊重人才,求才若渴,已连续第5届举办人才节,更为引人、用人、留人连续出台并持续完善人才政策,紧贴产业需求搭建高端科研平台,以“事业留人”,让人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仅去年,中山就新增4名特贴专家,新引进1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10位“千人专家”。
专家“坐诊”
企业“问诊”
3月27日上午,雅居乐长江酒店二楼会议室非常热闹,15名“千人计划”专家和我市重点人才载体、企业负责人、创业企业负责人坐在一起,共同为产业合作而来。当天举行的“‘千人计划’专家暨创业导师中山行”活动有3名“千人专家”现场签约,携项目落户留创园翠亨新区分园。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省人社厅副厅长郑朝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副市长徐小莉等出席启动仪式。
据市人社局介绍,此次活动邀请的15名“千人计划”专家,将通过现场对接会、走进对接单位现场服务等,深入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实地考察创新创业环境。
“整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家与产业的对接,目前我们共收集到48个企业报送的110项技术难题。”市人社局副局长黄志国表示,通过“千人专家”坐诊,与企业现场交流对接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他们在技术创新领域开展重大项目攻关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人才”与“产业”对接、“引资”与“引智”并重理念,助推我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今年活动的参与人数、企业技术需求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在活动现场,3名“千人专家”与留创园翠亨新区分园进行了签约,他们将各自携带创业项目落户留创园翠亨新区分园。
相关新闻
百名博士聚中山
与企业对接洽谈
27日,粤港澳大湾区百名博士中山行与创新企事业单位对接洽谈会在雅居乐长江酒店举行,来自50多所高校的近100名博士与我市20多家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展开对接洽谈。据悉,这已是我市连续第五年举行百名博士中山行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文龙出席活动。
据介绍,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百名博士中山行活动的近百名博士,分别来自国内外的50多所著名高校,涉及临床医学、市政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60多个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为创新企事业单位和博士搭建对接互动交流平台是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主办单位组织20多家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与博士展开对接洽谈。
据统计,约有40名博士与企业有初步合作意向,将在活动期间分别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市人民医院、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度交流。其中,近20名博士与对接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计划下一步商定合作项目落地。
1 平台招才
紧贴产业需求搭建高端平台
去年,“千人计划”专家于洪宇不仅带着他的研究成果——“电传感全自动免疫监测平台(蛋白芯片)”,还自带1000万元风投资金,入驻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翠亨新区分园。项目落地后,孵化速度非常迅速,不到一年时间,和芯生物的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项目已结束研发阶段,进入投产前的准备。
“作为初创型企业,政府的帮助扶持非常重要,当初我选择中山,看重的除了对人才的重视,还有政府部门高效的工作效率。”他告诉记者。进驻留创园翠亨分园后,他们除了获得1:1资金支持、政策引领等创业服务外,在人才招聘、许可业务办理、医院对接等一系列筹备工作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辅助。于洪宇的目标是在中山搭建集研发、生产一体的基地,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借助中山的区位优势,未来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后,和芯生物将以中山为中心,向粤西以及广州、顺德等地辐射发展,积极培育市场。
市人社局副局长黄志国告诉记者,去年中山成功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中,于洪宇是其中一名创业的专家,另外还有一名“千人专家”姚智伟带“基于微型相控阵超声探头无损检测设备的产业化”项目进驻留创园,成立了中山航纳科技有限公司。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何这些“金凤凰”会“飞”到中山,并且留下来发展呢?黄志国告诉记者:“我们要有足够大、足够高端的平台去承载他们的项目,才能真正吸引他们在中山落地生根。”
一个领军人才,可能会撬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山通过“一园多区”的发展理念,提升中山国家级留创园的孵化能力。2017年设立了留创园翠亨分园,举办创业导师中山行活动,组团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留交会,大力引进人才和项目。2017年,留创园和分园成功新引入30个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77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3名,博士50名。
2 事业留才
人才有了用武之地
在发展国家级留创园平台的同时,中山还注重在企业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事业吸引人才。
去年,我市博士后平台数量稳步增长,成功发动5家单位与大学签订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协议,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锐光学”)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在市人社局的穿针引线下,与华南理工大学成功“结对”。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总监苏兴福告诉记者,现在不头疼如何留人了。以往,相比广州、深圳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抢人”和“留人”几乎没有优势,而且用人成本很高;现在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基地后,基地博士加上科研项目,还有名校效应,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迅速聚集,更灵活、更高效地满足公司的高端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公司的高端人才供给渠道。
大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山较早成立博士后工作平台等创新基地的公司。该公司企业发展中心总监傅文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拥有院士工作平台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此外还聘请了外国专家顾问,这些平台的搭建“以事业”引才留人,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均取得“双赢”,大桥化工因此能够对接国际技术前沿,走在行业的前列。
中山上市公司通宇通讯对于人才也十分重视。公司较早就设立了博士后工作平台。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胜宏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引进的博士就有9名,包括海归博士、外籍博士,这些人才在公司新产品研发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从英国引进的海归博士刘博士,他目前在5G研发中心工作,从事天线研发,目前他的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研发出来的5G天线产品,性能和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43个博士后工作平台(创新实践基地),88个市外高校合作平台,266个企业研发机构,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10个院士工作站、29个大师工作室。
3 用心聚才
不断完善人才政策
去年人才节上,中山重磅发布了“人才新政18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人社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人才细则的落地,更注重为企业解决人才难题,针对性更强,服务更精准。例如,2017年3月28日后企业新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副高职称可直接认定为第七层次人才,享受28800元的人才津补贴。这项工作已经落实开展,并有18名人才获得认定。很多企业把这个政策在其招聘信息中进行宣传,对企业招揽人才是一个重大利好。
购房补贴的发放年限从5年调整为3年,发放总量不变,更加注重新来的人才购房安居急需用钱的需求。博士后补贴更具吸引力。企业建立博士工作站补贴80万建站经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万的补贴,博士后入站(基地)2年政府给予30万的科研和生活补贴。
黄志国告诉记者,今年中山还将落实细化中山“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对人才和用人单位的政策支持,加快人才和企业、项目的对接,帮助人才更快、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